常年法律顧問:邱德哉律師 18181737888
科技視點
Technology
隨著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,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也越發顯現。
今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。完善新型舉國體制,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,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。
基礎研究怎么投
作為整個科學技術體系的源頭,基礎研究是突破核心技術問題的根源所在。
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我國基礎研究經費五年增長1倍。此外,官方數據顯示,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從2012年的1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3.09萬億元;基礎研究投入從2012年的499億元提高到2022年約1951億元,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由4.8%提升至6.3%。
盡管我國基礎研究投入逐年增長,但仍有進步空間。
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近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,當前我國在一些方面都有“卡脖子”的技術短板,怎么樣從源頭上找,把它的基本原理、基本方法搞清楚,就需要從基礎研究上下功夫。另外,基礎研究還是要發揮優秀團隊、優秀人才的作用。要真正有一些做基礎研究的高水平科學家以及團隊。
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不少代表委員也圍繞基礎研究發表了觀點。
在全國人大代表、復旦大學校長金力看來,建設創新型國家,基礎研究是“源動力”“元實力”。在3月5日下午舉行的上海代表團全團審議現場,金力建議,探索超常規、長鏈條、開放的未來頂尖人才培養模式,下探基礎教育、上接高水平人才,把教育鏈與創新鏈、人才鏈融合起來,合力造就“大師”而不是增加“掐尖”焦慮。
他建議,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聯合基金主渠道功能,以選人、選好問題為導向,設立8~10年甚至更長周期項目,支持有潛力的科研人員挑戰長周期、高風險、顛覆性研究工作等。
根據新華社發布的《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》(摘要),2023年主要收支政策第二點就是“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”。
其中包括,提升科技投入效能。健全適應新型舉國體制的財政資金管理機制,全力支持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。完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體系,實施基礎研究人才專項試點。研究優化科技支出結構,加強任務和經費統籌。研究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。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安排65億元、增加20億元,推進建設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高地。
談及基礎研究接下來的部署,王志剛表示會圍繞產出重大原創成果這個主線,把目標導向、市場導向和自由探索這三方面平臺都建好。
“一是加強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,往前看,下一步應該干什么。這是非常難的,這就是從0到1。二是加強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。三是加強市場導向的應用型基礎研究。真正產業在應用中發現問題,基礎上找源頭,找答案,找方法?!彼谏鲜鰢罗k發布會上說。
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、上海市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強認為,接下來加強基礎研究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。比如,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,并通過健全科技決策咨詢制度,努力提升投入的有效性和效率。推進科教融合和產教融合,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,夯實基礎研究的人才之基。
“還要發揮戰略科學家的作用,凝練基礎研究領域的重大前沿問題,開展戰略性、前瞻性和儲備性研究。并從科技評價改革入手,探索基礎研究評價的新模式,充分調動基礎研究隊伍的積極性?!标悘姼嬖V記者。
圖為“天問一號” 圖片來源: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
突出企業科技創新地位
黨的二十大對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出明確部署,企業從“技術創新主體”轉變為“科技創新主體”,這一轉變也對企業參與科技活動有了更高要求。
王志剛在5日舉行的首場“部長通道”上表示,黨的二十大提出企業是科技創新主體,這使得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、角色、使命、任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?!爸挥凶屍髽I成為科技創新活動的主體,而不僅僅是成果應用的主體,才能使企業從源頭全過程參與,從基礎研究、應用基礎研究到技術創新、到成果轉化都能發揮主體作用?!?/p>
官方數據顯示,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,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3.9萬家增長至2022年的40萬家,貢獻了全國企業68%的研發投入,762家企業進入全球企業研發投入2500強。
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在近日的發布會上表示,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轉變成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,這至少有兩個表明,一是表明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里面的擺位進一步提高,二是表明企業要在全鏈條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。
在吳朝暉看來,從科技支撐高質量發展看,我國經濟已經轉向了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階段,要求企業作為創新鏈和產業鏈結合點,發揮黏合作用甚至牽引作用,從而貫通起基礎研究、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鏈條。同時,要求企業在基礎研究、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發方面投入更多力量,這一點也是世界主要科技強國的通用做法和成功經驗。
不過,在基礎研究方面,企業的投入仍然還有提升的空間。
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薛姝、張明喜在《我國企業基礎研究支出分析及建議》一文中指出,從支出結構看,企業內部基礎研究支出很少,大型企業基礎研究支出比例相對更少。目前企業研發經費主要投在了試驗發展環節,其次是應用研究,只有極少量投入到了基礎研究。從總體結構看,企業基礎研究支出在全國基礎研究支出中占比很小,2020年該比例僅為6.52%。
該文指出,這種現象的出現有諸多原因,包括企業主觀原因,不愿意承擔基礎研究的高風險,創新生態方面創新主體分工與協作機制仍不完善等。
陳強告訴第一財經,當前,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,原因有多個方面,不同類型的企業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。比如,國有企業還未能有效激發國企領導干部和科研人員的創新意愿,挖掘其創新潛力需要從科研人員考核、評價和激勵等方面著手,進行整體性改革,同時,要建立容錯機制,消除領導干部和科研人員進行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顧慮。民營企業是創新體系中最具活力的群體,關鍵是要為其創新能量的釋放創造更多便利性條件,營造更公平的環境。
王志剛5日稱,下一步,科技部會進一步加大對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的支持。支持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,要努力形成一種生態,有利于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的生態,就是要實現權利公平、機會公平、規則公平?!安还苁菄?、民營、大中小微企業,只要從事科技創新活動,以科技來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、發展水平和競爭力,科技部都會全力支持,而且在權利、機會和規則三個方面平等支持?!?/p>
簡單掃一掃,朋友共分享
上一篇 : 我國疾控系統加快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建設
推薦資訊
Information
2023-07-03
2023-07-03
2023-06-29
欄目更新
To Update
2024-10-31 14:53
2024-10-31 14:52
2024-10-31 14:52
2024-10-30 14:50
2024-10-30 14:48
服務熱線:
0825-2322929涪江流域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
Copyright & 遂寧科技在線 m.chenfengjinshu.cn All Rights Reserved.蜀ICP備18031327號
指導單位: 遂寧市科學技術局 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
版權所有: 遂寧科技在線 常年法律顧問:郭麗律師 創新人才團隊APP
蜀ICP備18031327號-1